研发追踪
医药笔记
2025-11-07
8
2025年12月6-9日,美国血液学会年会(ASH)将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举办,今天ASH摘要正式公开,乐普生物CD20 ADC新药MRG001+BTK抑制剂奥布替尼联合治疗DLBCL的二期临床最新数据将在此次大会上报告。

截至2025年6月20日,该II期研究共入组22例R/R
DLBCL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过至少1线标准治疗失败,既往治疗线数中位数为3线(1-10线),其中11例(50.0%)接受过≥3线治疗;8例(36.4%)存在大肿块疾病(≥7.5cm)。16例疗效可评估患者中,总缓解率(ORR)达75.0%(95%
CI:47.6-92.7),其中25.0%实现完全缓解(CR)、50.0%实现部分缓解(PR),疾病控制率(DCR)更高达93.8%(95%
CI:69.8-99.8);且关键高危亚组疗效显著,既往接受抗CD3/CD20双特异性抗体治疗的患者 ORR达100%,≥3 线治疗患者 ORR
87.5%、DCR
100%,肿块型病变患者ORR为50.0%,DCR为100.0%。安全性方面,14例(63.6%)患者出现3/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最常见的副作用为中性粒细胞减少(54.5%),白细胞计数减少(36.4%),经对症治疗后均可痊愈,无副作用导致的停药或死亡。

DLBCL为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占比约40-50%,中国2024年新发病例19万例。根据CSCO2025年指南,一线治疗以R-CHOP、Pola-R-CHP为主,R/R
DLBCL的治疗选择包括CD3/CD20双抗、CD19单抗联合来那度胺、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等。

BTK抑制剂如伊布替尼、泽布替尼等单药治疗R/R
DLBCL的疗效有限,ORR为29.3-26.8%,需要以基因分型精准选择患者(如Phoenix研究中年轻MCD/N1基因亚型)。当前BTK抑制剂在DLBCL适应症上的研究重点,已从单药探索转向与抗体偶联药物(ADC)、双特异性抗体的多维联合,通过作用机制互补,实现对肿瘤细胞的全面打击。MRG001-C002研究早期数据的读出,充分验证了这一联合治疗方案的潜力。
CD3/CD20为R/R DLBCL领域的另一类重要药物,罗氏的格非妥单抗已在三线及以上R/R DLBCL适应症中获批,并同步向前线进行探索。STARGALO研究显示,格非妥单抗联合GemOx相对于R-GemOx的获益显著,中位OS(25.5个月 vs. 12.9个月;HR 0.62)、中位PFS(13.8个月 vs. 3.6个月;HR 0.40)和ORR率(68.3% vs 40.7%)更优,已在欧盟获批用于二线治疗。
可以看到,MRG001+BTK联合治疗取得了极具潜力的疗效数据,有望解决BTK抑制剂单药疗效不足的缺点,且相比于当前二线治疗的疗效有显著提升(非头对头)。更重要的,MRG001+BTK联合治疗对于CD3/CD20双抗耐药的4例患者仍有100%的ORR,有望为难治性R/R DLBCL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
总结
乐普生物正在不断巩固其ADC领域的地位,前不久维贝柯妥塔单抗获批上市,成为全球首款EGFR ADC,在国际化方面,乐普生物MRG007为首款完成授权出海合作的CDH17 ADC,在胃肠道肿瘤领域的布局也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在实体瘤ADC不断取得临床突破并进入商业化阶段的同时,血液瘤ADC也终于迎来临床突破,CD20 ADC有望为DLBCL这一血液瘤大瘤种带来全新的治疗选择,一方面与BTK抑制剂联合治疗可显著增强疗效,另一方面可以突破CD3/CD20双抗耐药,有望成为DLBCL领域又一款基石产品。

研发追踪
医药笔记
2025-11-07
8
研发追踪
和其瑞Hope Medicine
2025-11-07
6
研发追踪
佰傲谷BioValley
2025-11-0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