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资讯
建国路128号
2025-11-22
45
在生物医药投资圈,HER2这个靶点长期以来被视为创新药“红海”,甚至一度被戏称为“研发黑洞”。
上有罗氏的赫赛汀+帕捷特“妥妥联合”的专利+商业化上的封锁,下有阿斯利康/第一三共DS-8201的降维打击。对于绝大多数Biotech来说,立项HER2听起来像是一个缺乏想象力、甚至有些“头铁”的的决定。
然而,自2023年以来,不仅是AACR和ASCO等学术会议,就连很多BD交易的谈判桌上,“HER2新表位”成了一个高频词。
尤其是最近,百济的HER2双表位双抗的上市,进一步打开其实体瘤业务空间;而复宏汉霖也把旗下一款HER2新表位裸抗(HLX-22)当成公司另一大重点去大力推。包括中生、康宁杰瑞都选择朝HER2这个旧赛道里更深的方向去钻研。
这其实并不是一场“为了创新而创新”的运动,更多是在ADC走向深水区、当所有的毒素和连接子技术都卷无可卷时,资本和产业终于回过头来,重新审视那把“钥匙”到底该插在锁孔的哪个位置。
-01-
为什么是“现在”?
要理解“HER2新表位”的价值,我们需要先来看看HER2赛道底层逻辑的演变。
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是一个在各种实体瘤里都有很广泛表达的靶点,并且和愈后严重相关。

Genentech在1984年克隆了该基因,罗氏后来入住Genentech之后,其强大的商业运营能力也把HER2抗体这个方向推向了神坛。1998年第一款HER2抗体正式获批,自此大幅刷新了HER2阳性乳腺癌的总生存期,也正式开启了HER2靶向治疗的时代。这,也就是后来的赫赛汀(曲妥珠单抗)。
不过,在单抗时代,药物开发的逻辑是阻断(Blockade),曲妥珠单抗结合在HER2胞外结构域IV(Domain IV),主要负责阻断信号传导并呼叫免疫细胞;帕妥珠单抗结合在结构域II(Domain II),主要阻止HER2与其他受体二聚化。那时候,评价一个抗体好不好的标准是“谁堵得严”。
而另一边,罗氏为了尽可能延长其双妥的产品生命周期,也在这一靶点上设置了相当严密的专利丛林。
因此,那几年觊觎赫赛汀这个超级金蛋的追随者们,需要做的是如何在既不碰到专利侵权的前提下,又能去找到一个各方面综合能力打得过曲妥的抗体(三生的赛普汀有这方面的一些影子)。这就很难了。

所以其实那几年“新表位”这个概念已经存在一些时间了,但真正能走向商业化落地的不多。
而到了ADC和双抗时代,逻辑彻底变了。
ADC不需要抗体去“堵门”,只需要抗体充当“运载火箭”,把背后的毒素带进屋里。这就带来了一个决定生死的新指标——内吞效率。
因为科学家发现,传统的曲妥珠单抗位点,内吞速度并不是最快的。而一些过去被忽略的“新表位”,一旦被结合,能像拉链一样诱导受体构象改变,促使受体快速翻转、进入细胞。为了让ADC毒素杀伤力最大化,行业急需换一把“开门更快”的钥匙。
双抗的机理跟ADC有一些相通的地方,都是一面拉扯一面发挥作用,因此逻辑也类似。

此外,HER2虽然作为一个广泛表达的基因,但过去这么些年只在乳腺癌领域掀起大的水花(胃癌领域也只是一点小浪),HER2上不同的位置的突变其实在各肿瘤分布也各有侧重。从需求侧看,借助HER2这颗“老树”上去结一些新枝,也推动着业界朝着各种“新表位”去做更深的探索。
当然,这期间,随着冷冻电镜技术的普及,也让研发人员能以原子级的上帝视角观察抗原结构。哪里有坑、哪里有缝,一目了然。这让寻找差异化表位从一种“玄学”变成了可被工程化实现的“科学”。
-02-
巨头VS本土企业的“同题异构”
其实,罗氏作为HER2的开山鼻祖,自然不会错过“新表位”这个全新的可耕耘空间广的方向。在TDM-1之后,罗氏其实也开发了一款不同于曲妥和帕妥表位的新型HER2 ADC DHES0815A,结合在HER2 ECD的结构域I。
然而,或许是在“三驾马车”上吃过太多的红利,罗氏在这款药上继续延续了其“流年不利”的命运。
DHES0815A相较于TDM-1,虽然用上了新一代可降解linker,但是却非主流地选择了一种低活性的PBD二聚体作为payload。这是一种强效的细胞毒素,据分析,罗氏的设计思路是为了更好的和曲妥联用,但终究还是因为安全性问题折戟在了一期临床。
在HER2“新表位”这个赛道耕耘的外企,还有一个比较出圈的是Merus(MCLA-128),这是一个靶向Her2和Her3的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去年年底拿到了FDA的批准,算是这个赛道走的快的。不过适应证是NRG1阳性PDAC和NSCLC,从这个结果看HER2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似乎不大。Merus于今年9月被“License out宗师”——Genmab以80亿美元购入囊中,也算是对其双抗平台的认可。
除此之外,这个赛道就很少有MNC的影子了,反倒是国内企业,这两年朝这个方向多走了几步。
百济这次获批的HER2新表位双抗(泽尼达妥单抗),是2018年11月份以4000万美元首付款+3.9亿里程碑从Zymeworks手里拿到的,包含亚洲(除日本)、澳洲的权益;后者在24年又把全球其它地区权益卖给了Jazz制药(名气不大,但也是全球TOP50药企)。
尽管这款药只有“围大中华区”权益,但百济为了振兴其实体瘤管线厚度,如今在国内把Z药艰难推到落地。与之相对应的,Imdelltra因为没有全球权益,就直接一卖了之。
这大抵上也一定程度呼应了他们那句话:百济没有远离神州。
虽然如今做新表位,大家都肯定奔着ADC或双抗去,但复宏汉霖仍旧选择做了一款裸抗,复宏为什么要头铁?
复宏自己有一个曲妥珠单抗(biosimilar),HLX22结合在Domain IV,但位置与曲妥珠单抗不重叠。这意味着它可以和曲妥珠单抗同时结合在一个HER2分子上,形成“双重锁定”,能大幅提升受体的内吞和降解速率。
复宏最关键的点在于适应证上,他选择了胃癌,而不是去卷乳腺癌。
胃癌患者通常身体虚弱,且胃壁较薄。ADC药物虽然疗效好,但其高发的间质性肺炎(ILD)和消化道毒性,让医生在治疗高龄或体弱患者时顾虑重重。
“曲妥+22”,这是一个“无毒素、高安全性”的纯抗体组合。在一线胃癌治疗中,如果能用这个组合达到优效,就能完美避开ADC的毒性锋芒,填补“安全性与疗效兼得”的市场空白。
因此,对于复宏汉霖而言,HLX22不仅是一款创新药,更多也是为了汉曲优的生命周期延长线。毕竟,汉曲优目前一年卖快30亿,这是实实在在已经在手里的现金流,不是麦肯锡/BCG们在PPT里画的饼,确定性要高得多。
除此之外,康宁杰瑞在046(PD-1/CTLA-4)完败之后,目前也在HER2 新表位这个方向找到新路子,026(HER2双抗)和003(HER2双表位ADC)都找到了石药这跟大腿抱上了,也在胃癌领域拿到一些值得看的数据。
中生也在今年ASCO公布了一款HER2双表位ADC(TQB2102),适应证还是围绕乳腺癌(不过选了“新辅助治疗”这个难啃但有肉的方向),7月份拿到了CDE的突破性疗法。
当然,百利天恒的EGFR/HER3双抗ADC一定程度上也算是这一方向,而他做出来的大BD,也是提振了市场对HER2双抗ADC管线的估值预期。
在HER2新表位这个方向,还有个大玩家不得不提,就是百奥赛图。
与复宏汉霖深耕一款药不同,百奥赛图在HER2新表位上的布局更像是一个平台型故事。他们不赌某一个特定的表位,而是利用全人源小鼠抗体平台(RenMice),把HER2蛋白上所有能结合的角落都筛了一遍。

百奥赛图HER2×TROP2 BsADC海报
百奥赛图的定位是行业里的“卖铲人”。既然全球药企都在做ADC,但很多公司有毒素却缺好抗体,百奥赛图就提供这些针对新表位的、具有清晰知识产权的抗体序列。

这种模式的BD溢价极高。
对于MNC来说,直接买一个经过验证内吞速度快、且没有专利纠纷的抗体序列,是开发下一代ADC最高效的路径。这是一种偏向于产品型Biotech企业的轻资产逻辑,关注点在于BD交易的频率和首付款金额。
结语
HER2的故事讲了三十年,看似讲完了,其实才刚刚开始下半场。
虽然在曲妥珠单抗的序列上做“微创新”已无利可图,不过,新”不等于“好”。改变结合位点是一把双刃剑。有些新表位结合后,可能会导致HER2蛋白结构发生不可预知的扭曲,反而暴露了正常组织(如心肌细胞)的结合位点,带来脱靶毒性。
此外,除了复宏汉霖这个特殊的案例,HER2新表位更多还是适合朝着ADC和双抗的方向去挖掘。
新表位的探索,本质上是中国生物医药行业从“跟随”走向“开创”的一个缩影。它标志着本土Biotech开始有底气,跳出跨国巨头划定的安全区。
当然,资本市场的钟摆永远在狂热与冷寂间摆动。
接下来的两三年,将是新表位资产的“去伪存真”时刻,随着临床数据的读出,我们或许会看到大量跟风项目的出清,估值泡沫会破裂。但那些真正掌握了差异化“钥匙”、能解决ADC耐药或毒性痛点的企业,将在全球BD的谈判桌上获得最高的定价权。
产业资讯
新药猎人笔记
2025-11-24
33
产业资讯
细胞基因治疗前沿
2025-11-24
37
产业资讯
Medaverse
2025-11-24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