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资讯
药视声Medispace
2025-11-28
22

想象一下,一家公司半年营收1.71亿元,亏损却超过11亿,但市值却突破1500亿元——这不是科幻小说情节,而是百利天恒在2025年资本市场的真实写照。
这家药企就像一名在高空走钢丝的表演者,一手握着全球首创的双抗ADC药物iza-bren,另一手忙着接住来自跨国药企的巨额资金,而脚下是创新药研发的万丈深渊。
创新药的“吞金兽”本质
百利天恒的2025年三季报,可以说是创新药企的“典型病历”:单看第三季度,公司营收飙升1625.08%,归母净利润达6.23亿元;但把时间线拉长到前三季度,整体营收却同比下降63.52%,归母净利润亏损4.95亿元。
这种过山车式的业绩波动,根源在于2023年底百利天恒与百时美施贵宝(BMS)达成的一项合作协议:首付款8亿美元、总交易额高达84亿美元。这笔合作带来的里程碑付款,成为公司业绩的“波动源”。
创新药研发遵循着“三个10”定律:10年时间、10亿投入、10%成功率。
百利天恒的财务数据正是这一规律的鲜活体现——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高达17.72亿元,同比增长90.23%。这意味着公司每天一睁眼就要“烧掉”约650万元用于研发。
尽管有巨额资金流入,百利天恒仍面临资金压力。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8.92亿元。这种“烧钱”模式背后,是创新药研发的高风险特性。
天价融资为“超级新药”铺路
2025年11月21日,百利天恒宣布其全球首创的EGFR×HER3双抗ADC药物iza-bren的上市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
iza-bren不是一款普通的在研药物。
截至2025年9月,百利天恒正在中国和美国就iza-bren开展近40项针对多种肿瘤类型的临床试验,其中中国有10项不同癌种的III期临床注册研究。这种全方位的临床布局,为iza-bren未来的市场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广泛的临床布局与快速推进离不开雄厚的资金支持。
面对巨大的资金需求,百利天恒在2025年开启“花式融资”模式。2025年9月,公司完成一笔37.64亿元的定增,发行价格317元/股,较底价溢价19.16%。此次定增吸引了中欧基金、易方达等18家知名机构参与。
随后,公司第三次向港交所递交的IPO申请已于10月22日公告通过聆讯,即将实现“A+H”上市架构。港股上市将有助于其拓展国际融资渠道,支撑全球临床试验推进与商业化。
仿制药业务
在创新药尚未上市的情况下,百利天恒目前收入主要依赖仿制药与中成药业务。2025年上半年,该板块贡献营收1.13亿元,占比达66%。
然而,这部分业务正面临挑战。
2025年9月,百利天恒子公司百利药业收到云南医保局问询函,要求其就马来酸依那普利口服溶液挂网价高达558元说明价格合理性。
相较于片剂,口服溶液这一剂型目前较为稀缺,更适合儿童及吞咽困难、依从性差患者的治疗需求 。但这一事件反映了监管部门对部分挂网药品价格异常现象的密切关注 。
百利天恒在2025年半年报中提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于化药制剂与中成药制剂业务板块,受到药品集中采购、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
未来,公司将优化仿制药产品组合,聚焦临床必需、市场需求稳定的品种,目标将仿制药毛利率稳定在45%以上。
中国药企的“跨国梦”
百利天恒的长期目标是成为在肿瘤治疗领域全球领先的跨国药企。
公司计划在2029年成为肿瘤领域入门级跨国药企。截至2025年上半年,百利天恒共有15个在研项目处于临床阶段,另有2款处于临床申请受理中;公司正在中国和美国就核心药物iza-bren开展约40项临床试验。
随着iza-bren上市申请获得受理,百利天恒预计首个适应症有望于2026年获批上市。
资本市场已经给出自己的判断:截至2025年10月31日的数据显示,百利天恒股价较2023年发行价上涨超过14倍;而截至2025年9月中旬,其总市值已突破1500亿元。
这款被寄予厚望的“生物导弹”能否击中靶心?这场创新药的豪赌即将揭晓答案。
产业资讯
丁香园Insight数据库
2025-11-28
19
产业资讯
药视声Medispace
2025-11-28
22
产业资讯
细胞基因治疗前沿
2025-11-2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