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FDA Voice 2015-03-27
By Janet Woodcock博士
大家都知道,不同的人对于药物的应答并不相同,“一种方法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FDA长期以来都在全力推进靶向药物治疗,有时也称作“个性化用药”或“精准医学”。
靶向治疗利用了血液检查、人体成像或其他技术测定个体指标,也被称作“生物标志物”。之后利用这些生物标志物确定哪些个体最可能通过治疗获得收益、哪些个体发生副作用的风险较高、哪些个体需调整剂量。靶向治疗可改善药物的安全性,并确保只有可能获得良好应答的患者才使用这一药物。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最近的国情咨文报告中宣布了精准医学倡议的计划,自此靶向治疗引起了公众的关注。这一倡议将促进FDA的工作,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靶向药物治疗的发展就是FDA的首要工作。1998年时,FDA批准了靶向治疗药物赫赛汀(曲妥珠单抗),这为大量乳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生物标志物HER-2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可确定其乳腺肿瘤更可能对这一药物敏感。
赫赛汀获批之后,靶向治疗的研发进程开始加快。FDA药物评估与研究中心(CDER)自2012年起批准了30种靶向治疗药物,其中包括治疗囊性纤维化的靶向药物Kalydeco(ivacaftor)。2014年FDA批准的41个新药中,8个是靶向治疗药物。
自上世纪90年代,FDA还致力于对药物剂量方案进行个性化制定。人们对药物的清除情况不同,某些个体相比其他人的清除药物速度慢很多,因而对于过量给药更敏感;而某些个体的药物清除速度要快很多,因而可能达不到任何效果。有一些生物标志物能区别出这些情况不同的患者,CDER为此积极努力了超过15年,以将这些结果标于药物标签上,以使每例患者都能应用准确的剂量,尤其是对于毒性较高或特别重要的药物而言。
个体化药物安全性也获得公众关注。有时,单个个体所经历的严重副作用并不会影响数以千计其他人。人们开始研究这些罕见毒性反应的发生原因,一些药物的标签上建议对患者进行筛查,以降低用药者发生严重副作用的风险,这可使药物应用更加安全。
CDER因为在此领域付出的长期努力而获得了个性化医疗联盟和个性化医疗世界会议所颁发的奖项。
在审批靶向药物的申请时,CDER使用了很多弹性原则。以应答几率较高的人群作为目标人群,那么意味着较少人符合用药条件。CDER进行了调整,以适应小规模的研发计划。例如,在近年来获批的靶向治疗药物中,近60%仅依据1项支持性临床试验结果就予以了批准,90%的药物使用了一个或多个FDA加速审批程序,如突破性治疗药物、快速审批通道、优先审批和加速审批。
多数疾病的靶向治疗药物研发仍很困难,因为我们对于这些疾病发生的原因以及哪些生物标志物可以利用仍缺乏足够的科学认识。对于很多的常见疾病而言,人们还需进行更多研究以发现能够实现靶向治疗的个体差异。
我们仍有大量工作要做。但我们很高兴能看到这一领域已经有了实质性的进展,我们期待能继续我们现在的工作以找到新的生物标志物,为医疗需求未得到满足的患者提供具有重要意义的新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