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礼来投资5亿美元助力阿斯利康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研发
产业资讯 2014-09-17 2897
  

来源:中国药促会    2014-9-17


阿斯利康和礼来近日宣布,双方已达成战略合作,开发阿尔茨海默氏症(AD)药物AZD3293,该药是一种口服β-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BACEβ分泌酶)抑制剂,用于阿尔茨海默氏症的早期治疗。

AZD3293I期研究中,已被证明能够显著且呈剂量依赖性地降低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脑脊液中β淀粉样蛋白的水平。阿斯利康认为,尽管研发AZD3293的成功率仅为9%,但一旦上市,年销售额将突破50亿美元。

根据协议条款,礼来将支付阿斯利康高达5亿美元的开发、监管里程碑款项,首笔5000万美元预计将于2015年上半年支付。双方将平摊AZD3293的研发和商业化成本,也将平分该药的全球净收入。礼来将领导临床试验,并与阿斯利康神经科学创新单元的科学家合作,阿斯利康则负责AZD3293的生产。

阿斯利康和礼来计划迅速推进AZD3293II/III期临床,调研其用于早期阿尔茨海默氏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前全球约有3500万的人群不同程度患有阿尔茨海默综合征,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费用也将从2012年的2000亿美元上升到2050年的1.1万亿美元。在美国十大死亡原因中,阿尔茨海默症是唯一一种既不可治愈,也不能阻止或减缓的疾病。从2000年至2008年期间,乳腺癌、心脏病、中风以及艾滋病下降了约3-29%,但是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数量却增长了66%

目前,市面上仅有5种药物获批用于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对症症状,尚无一种药物能够逆转疾病进程。

庞大的药物市场需求,使得制药公司前赴后继地研发新药,但是对阿尔茨海默的药物研发却显得异常艰难。从2012年中期开始,有6个阿尔茨海默症药物进入了临床试验的IIIII期。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Myers Squibb)γ分泌酶抑制剂AvagacestatBaxter公司的免疫球蛋白Gammagard都未能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症上取得显著的功效,分别于201211月和20135月宣布试验失败。强生和辉瑞的单抗药物bapineuzumab以及礼来的单抗药物solanezumab均在III期临床惨遭失败,这2种药物研发投入均超过10亿美元,在AD新药研发领域,是非常沉重的打击。

此前,美国药品研究与制造商协会(PhRMA)1998-2011年间的阿尔茨海默氏症药物研发进行了统计,数据表明,这13年中,制药商已取消或终止101个新药开发,只有3种药物上市,研发成功失败比仅为1:34,已上市的3种新药也仅限于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对症治疗。

当前,默沙东(Merck & Co)是BACE抑制剂领域的领导者,其实验性药物MK-8931的首批III期临床数据预计将于2017年左右获得。该药物预计2018年销售收入达到1亿美元,2019年则升至2亿美元。

   阿斯利康的这款新药是否能从危难中脱颖而出,我们拭目以待。(本文根据生物探索、生物谷等文章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