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012-02-08
记者从石药集团获悉,2011年,该集团共有一个国家一类新药、一个国内首仿药、两个独家品种和两个抗肿瘤新药取得生产批件,今年将陆续实现产业化,成为该集团新的利润增长点。
2011年,受抗生素限用、基本药物最低价中标、药品降价等政策的影响,医药行业收关不太乐观。石药集团迂回出击,以自主创新为支点,着力实施“从原料到制剂、从普药到创新药”的战略转型,在销售收入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制剂的销售比重增加了25%,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大本营”的战略布局
2011年年底,石药集团斥资2亿元建成的新型药物制剂与辅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暨石药集团中央药物研究院揭牌,如此大手笔的投入,引发许多同行的关注。
该研究院使用面积达41000平方米,比之前的研发实验室面积扩大了近10倍,包括制剂技术研究所、合成技术研究所、综合技术研究所、天然药物与营养品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所、酶工程研究所、药理中心,并配套建有符合国际认证标准的合成中试、制剂多功能中试研发平台,可以完成从实验到生产的全过程。来过这里的专家和同行,无不为其高尖的设备和建设理念而叹服,并称其为国内医药企业研究所的“顶配”,是国内最先进的新型药物孵化基地。据石药集团有关人员介绍,这将成为集团推进自主创新的“大本营”。
把这些从实验室变成销售数据的,是石药集团培育的1500人的研发大军,其中,三分之一的人都是硕博及国外高端回归人才。他们分布在石药集团发明的三级研发体系内,在“科技纵向到顶”的指导思路下,在新药研发、质量升级、关键瓶颈技术的突破等环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现在,石药集团在研的新药项目有170项,仅国家一类新药就有25个,涉及心脑血管、精神神经、内分泌、抗肿瘤等七大领域,不久以后,更多带有石药集团标签的“重磅级”药品将会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进入生产线。
“重磅炸弹”的威力释放
在唯现金流和市场份额致胜的竞争法则下,石药集团每年销售收入的5%都用于自主研发,在业内属少见,而在石药人看来是“理所当然”的。
治疗脑卒中的国家一类新药恩必普的发展历程就是很好的例子。从发现到实验,再到上市销售,投资3.5亿元,历时二十多年,3年前,恩必普就成为中国第一个销售过亿的原研药,亦成为我国原研药发展路径的典范,“恩必普软胶囊及其制备工艺”项目还在去年获得中国专利金奖。
继恩必普软胶囊及注射液后,石药集团还培育出治疗高血压的玄宁(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痴呆的奥拉西坦胶囊(欧来宁)、治疗骨质疏松的固邦(阿仑膦酸钠片)等单品种销售过亿的新药“明星”,销售收入突破亿元的制剂品种已达16个。玄宁是石药集团自主研发的治疗高血压的新药,在疗效相同的情况下,其价格仅为国际同类药品价格的一半,真正使我国老百姓享受到了国际品质、国内价格的医药产品。去年,玄宁还入围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十二五”计划,被确定为新药创制重大品种。
随着一个国家一类新药、一个国内首仿药、两个独家品种和两个抗肿瘤新药取得生产批件,石药集团今年又将有一批新药陆续实现产业化,为企业创效增收。
石药集团董事长蔡东晨表示:“一个企业的转型当然不可能靠一个产品,但通过一个个创新型重磅炸弹的支撑,可以带动企业步入创新的良性循环。”今天,石药集团在自主创新的推动下,正在加紧实现转型升级的华丽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