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三部委联合回应疫苗事件:将建省级疫苗交易平台
产业资讯 2016-03-25 3068
 

来源:健康界    2016-03-24


324日,公安部、卫计委、食药监总局针对山东问题疫苗事件举行联合记者会,国家食药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公安部治安局副局长华敬锋、国家卫计委疾控局局长于竞进、国家食药监总局药化监管司司长李国庆出席记者会并介绍相关情况。

20163月,山东警方破获案值5.7亿元非法疫苗案,疫苗未经严格冷链存储运输销往24个省市。疫苗含25种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此次涉及疫苗买卖线索的共有安徽、北京、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河北、河南、黑龙江、湖北、吉林、江苏、江西、重庆、浙江、四川、陕西、山西、山东、湖南、辽宁、内蒙古、新疆等24个省份近80个县市。

监管体系整体先进 但仍存漏洞

疫苗关乎儿童生命,其安全性牵动着每一个老百姓的神经。为此,李国庆强调,我国每年疫苗产量10亿剂,接种7亿剂,95%的接种疫苗是国产。中国疫苗监管体系总体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大家要科学理性对待疫苗问题,不要恐慌,应当树立信心。

疫苗短时间脱离冷链,一般不会产生安全性和有效性问题。但根据国家严格规定,脱离冷链运输是不允许的。长时间脱离冷链的疫苗,有效性可能会受到影响,但一般来讲安全性不会有太大影响。

目前国内具有药品检查资质的不足500人,但药品生产企业有5000余家,40万家药品零售企业,监管存在盲区。根据流向数据分析,梳理出部分存在重大流失嫌疑的疫苗经营企业,各地已查实,上线41人,下线46人,违法经营药品的企业29家。涉嫌购进非法疫苗的接种机构16家,下一步各地将加大工作力度,核实查清疫苗流向等情况,对尚未到案的加紧排查。对非法经营疫苗的一支也不容忍。对非法疫苗,李国庆强调要采取零容忍态度,对大家的批评,也表示虚心接受。

非法疫苗流向:偏远乡镇接种点

李国庆指出,涉事疫苗多为3-6个月临近保质期的产品,通过违法分子销往有资质的接种单位,尤其是偏远的农村乡镇接种点。既没有药品经营资质,也没有冷链条件,非法从事疫苗经营活动的违法分子,长时间将大量疫苗流入非法渠道,说明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中存在漏洞。尽管我国疫苗监管体系总体水平较高,但仍不排除一些漏洞的存在,正是这些漏洞的存在导致了疫苗案的发生。

对目前疫苗案件最新的情况进展,公安部治安局副局长华敬锋也现场给出回应,公安部高度重视疫苗案,要求各地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本地深挖彻查。对于案件涉及的上下线逐一查证,截至目前,各地立刑事案件69起,控制涉案嫌疑人130多名。涉案大部分疫苗都已经使用了,现在已经扣了两万剂。前期的调查举证已经取得进展,部分犯罪嫌疑人已经移送公安机关。

建立省级疫苗交易平台 做到可追溯

灾难发生,一度引起社会恐慌,但当务之急更应反省疫苗监管的漏洞,哪些环节导致疫苗出问题,哪些机制还没有到位。国家卫计委疾控局局长于竞进表示,318日从媒体监测到疫苗案之后,国家卫计委便与各地取得联系,319日,组织专家分析问题,对检测数据进行核查分析。

他强调,疫苗疑似异常反应监测系统已经运行十年,有能力监测疫苗接种后的异常反应。从目前来看,近两年接种疫苗异常反应数量和往年基本持平,和其他国家的数量也是持平的,没有超过世卫组织公布的范围。接下来将改进二类疫苗的管理,要求接种单位要在省级平台进行交易,做到疫苗来源可追寻,加强对疾控单位和接种单位购进等随机检查方式对二类疫苗监管。

国家食药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说,更多有关疫苗案的权威消息可以浏览食药监总局的官方网站,之后的一系列有关疫苗案和疫苗体系建立的内容都将在上面公布。

疫苗案虽已告一段落,但它并不是疫苗监管体系的终点,更像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