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药海听涛】抢菜无人挑拣:HER2 ADC风口上的中国市占率
产业资讯 空之客 2023-05-18 1653

在DS-8201横空出世后,ADC、尤其是HER2 ADC,无疑成为了当今全球医药行业最大的风口之一。伴随着这一稀缺的共识,中国企业开发出的ADC以令人目不暇接的速度赢得海外巨头们的青睐,以至于我们(其实就是我自己)开始产生一种“中国创新药(又)行了”的美好幻觉。

风口总会吹来混合着各种味道的空气,我们有必要冷静地辨别这其中分别蕴含的趋势性和一过性的信息,至少在HER2 ADC这个已然空间日渐狭小的赛道上,那些被各路哄抢的国产品种更多反映的是一种市场情绪驱动的稀缺性溢价

恰好在昨天,曾经在尚未获批HER2 ADC列表中位置居前的SYD-985拿到了FDA的一纸CRL,其开发者Byondis公司官宣FDA拒绝批准其BLA申请。

https://www.byondis.com/media/press-releases/us-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issues-complete-response-letter-for-vic-trastuzumab-duocarmazineSYD-985也曾有过小小的风光,2019年发表于Lancet上的一期结果,HER2+患者中有28%的ORR、HER2-low患者中有40%的ORR,这在“前DS-8201时代”可以说还是可圈可点。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onc/article/PIIS1470-2045(19)30328-6/fulltextByondis公司在2021年ESMO上发布数据时,面对已经王气尽显的DS-8201,就已经开始逐渐失去了竞争力。在这个代号为TULIP(不愧是荷兰人起的名)的三期临床中(NCT03262935),共入组437例的三线以上HER2+乳腺癌患者,按2:1分配到SYD-985用药组(1.2mpk Q3W)和医生选择化疗组。mPFS对比为7.0 vs 4.9月(HR=0.64、p=0.002),但首批OS的分析结果是HR=0.83、p=0.153,且ORR和HRQoL也未观察到显著差异;更要命的事安全性,除了高发的眼部不良反应(38%的结膜炎和角膜炎),间质性肺炎也有7.6%、甚至还有2例因此死亡案例,用药组因不良反应而停药的比例高达35.4%。

https://oncologypro.esmo.org/meeting-resources/esmo-congress-2021/primary-outcome-of-the-phase-iii-syd985.002-tulip-trial-comparing-vic-trastuzumab-duocarmazine-to-physician-s-choice-treatment-in-patients-with-p从SYD-985的设计思路来看,曲妥珠单抗+可裂解linker+DNA烷化剂毒素这个组合方式,外加DAR=2.8和具备旁观者效应的特征,可以明显感受到一种从T-DM1到DS-8201的“过渡阶段”之感;最后三期临床只敢用到1.2mpk剂量,却还出现如此明显又横跨多器官的毒性,也体现出这种“过渡阶段”产物的无奈。顶着这样的结果还要头铁地报BLA,被FDA拍回来也算是求锤得锤了。

SYD-985早已不是第一个淡出视野的HER2 ADC玩家(包括我们熟悉的百奥泰、花哨的双靶点MEDI-4276、以及集炫酷之大成的XMT-2056),不过为旧人垂泪并不是我们的目的,FDA因DS-8201的巨大成功而抬高其他HER2 ADC审批门槛也早已在预料之中;比较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竞争格局日渐清晰的角斗场中,并没有出现国际医药领域常见的强者愈强、弱者渐出的剧情,反而是前赴后继地加速涌入了一大批中国玩家,让“中国市占率”不断飙升(偷了个懒产品列表直接引用下面这篇2022年1月发表的review)。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8826051/

好家伙这架势,请自行脑补《报菜名》的气口:荣昌的RC-48,东曜的TAA-013,乐普的MRG-002,Ambrx的ARX-788,科伦的A-166,复星引进的FS-1502,恒瑞的SHR-A1201和SHR-A1811,石药的DP-303c,三生引进的ALT-P7,多禧的DX126-262,百济引进的ZW-49,天广实的HS-630,上药的B-003,启德的GQ-1001。。。

恰好在这时,ADC在近几年全球医药“资产荒”的背景下,成了极少数几个谁都不能错过的共识风口,当手握现金来扫货的国际买家们看到这么一份“菜单”,看到除了最前面的DS-8201和SYD-985这种已然丧失战斗力的以外,后面居然还有这么一大串可选,几千万美元首付款就能拿下,那还有什么可犹豫呢?

最直接的比方可能会引起不适的回忆:当初抢菜的时候,你还会挑挑拣拣、货比三家么?还有个可能也不太让人舒服的联想:我记得在商业语境下的“风口”这个词,最初的来源是初代互联网洗脑名句“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现在用多了大家可能都逐渐忘了,风口和猪是连在一起的意象。

话又说回来,这一波ADC“抢菜”风潮中,也依然反映出很多积极的信号:比如,同样是大风口,如今ADC这一波就有这么多国产品种被哄抢,当初PD-1那个更大风口中国产品种就绝大多数“滞销”甚至被各种“退货”,至少体现出这前后短短十年左右,中国药企的出品水准起码统计地跨过了国际巨头们筛选的门槛;又如,能在寒冬中准确把握住为数不多的资产溢价机会,顺利进行全球收割,中国药企的商务能力也起码整体地迈上了与国际巨头们博弈的平台。看得到风口带来的机会、也不忽视风口掩盖的问题,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是我们应持的长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