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iPSC国内近20家企业研发管线与最新进展一览、喜讯频出
产业资讯 星耀研究院 2023-08-18 6051

2023年8月18日/医麦客--星耀研究院新闻 PharmaBIGStar News/--细胞疗法近年来热度飙升,在癌症治疗领域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唯一获批的免疫细胞疗法CAR-T细胞面临着细胞来源不足或是质量不均一的问题,未来在实体瘤领域中拥有更大潜力的NK/CAR-NK细胞也未能幸免。在这种情况下,iPSC衍生的细胞就成了一种极佳的选择。目前国内已有6家公司传出iPSC IND获批的喜讯,集中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肌相关疾病类领域。其余企业也在加紧布局该类赛道,CAR-iNK是衍生最多的细胞类型热门适应症为帕金森,其次是实体瘤

从企业数量来看,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的略少于早期开发阶段,这与我国iPSC研究时间相对较晚有关。不过在全球范围内,iPSC仍是相对新兴和年轻的领域,且面对2023年国外iPSC龙头Fate与Century皆出师不利、砍线裁员停合作的大背景下,国内iPSC仍取得了获批的优异表现。以下整理了国内各企业iPSC研发进展情况(排名不分先后,如有遗漏,欢迎补充)。

呈诺医学

PharmaBIGStar

呈诺医学专注于再生医学科技的研究和应用,拥有包括iPS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在内的多项全球领先水平技术,是国内首家将iPS技术和CAR-NK技术推进到IND阶段的企业。目前iPSC管线布局有四个:ALF201、ALF50X、ALF301以及ALF401。

2022年4月26日,NMPA审批通过由呈诺医学研发的针对“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异体内皮祖细胞(EPCs)注射液”(ALF201)的临床试验申请。据悉,这是国家药监局正式批准国内首款iPSC来源细胞药物获得IND

中盛溯源

PharmaBIGStar

中盛溯源已成功搭建hiPSC来源的多个功能细胞药物研发平台,为肿瘤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病变等疾病提供创新的、更有效的治疗方案。目前已经开发了iMSC、iNK以及imDAP三种功能细胞平台,和对应的多条细胞药品管线,其中,iMSC产品管线进展最快。

2022年9月8日,中盛溯源的“NCR100注射液”获批临床,拟开展针对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试验。据悉,NCR100注射液是人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来源的间充质样细胞(iMSC)制剂。

2023年4月19日,据CDE官网显示,中盛溯源的“NCR300注射液”获批临床,适应症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这是国内首个获批临床的iPSC来源的自然杀伤细胞(iNK)疗法。“NCR300注射液”是中盛溯源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在药品cGMP标准下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制备的iNK产品,可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提高细胞治疗的有效率和稳定性。基于成熟的CMC技术平台,中盛溯源将持续开发具有显著药效的基因修饰iNK产品管线,为肿瘤患者提供更多免疫细胞治疗选择。

艾尔普

PharmaBIGStar

艾尔普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心血管创新疗法开发公司。作为中国难治疾病iPS细胞模型库建设者,已打造三大多体系智能化平台Help Cell-foundry。

2023年1月31日,艾尔普自主研发的“人iPSC来源心肌细胞注射液”的IND获得NMPA临床试验默示许可,HiCM-188为“现货型”细胞治疗产品,拟用于治疗严重慢性缺血性心衰,通过体细胞重编程为iPSC并诱导分化获得,目前正在国内临床中心围绕中重度心衰治疗开展临床研究。临床前研究显示iPSC来源的心肌细胞有可能让受损的心肌得到修复,为治疗心衰提供了心肌再生医学的新策略。

霍德生物

PharmaBIGStar

霍德生物在iPSC重编程专利、人iPSCs/ESCs的神经分化及组织工程等方面有着技术优势,专注于神经领域疾病的干细胞治疗,基于特色的成体细胞重编程方法为 mRNA + 小分子组合的 iPSC 重编程方法开拓管线,同时利用自有iPSC重编程专利技术,建立了可在全球市场商用的iPSC细胞株和细胞库。

2023年6月21日,霍德生物自主研发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后遗症的iPSC来源细胞药物产品hNPC01注射液获得CDE的临床试验默示许可。hNPC01细胞注射液是全球首个IND申报获批的多能干细胞衍生前脑神经前体细胞产品,也是中国首个获得CDE临床默许的神经类iPSC细胞产品

启函生物

PharmaBIGStar

启函生物是一家将高通量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细胞治疗和器官移植领域的生物科技公司,基于其开拓的多基因编辑平台和移植免疫兼容平台两大平台产品研发,以治疗肿瘤。启函生物累计融资金额超1亿美元

2023年7月18日,启函生物宣布其产品QN-019a的IND获得NMPA临床试验默示许可,临床适应症为CD19阳性的复发难治性侵袭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这是中国第一个获批的基因编辑iPSC来源的细胞治疗产品。启函生物运用多位点基因编辑技术修改人源多能诱导干细胞(iPSC),并将其分化成为靶向CD19阳性B细胞肿瘤的自然杀伤细胞(NK)。

睿健医药

PharmaBIGStar

睿健医药以再生医学为基础,建立了包括iPSC产品开发平台在内的多个平台。目前,睿健医药自主研发的药物管线覆盖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谢系统疾病,遗传病及罕见病等多个领域。

2022年1月24日,睿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此次融资将主要用于推动睿健医药面向帕金森病的在研管线——NouvNeu001临床一期工作的开展,并同时支持公司后续在研管线——NS001在中美新药临床研究(IND)双申报。

2022年4月28日,国家药审中心正式公布受理了睿健医药自主研发的帕金森管线人源多巴胺能前体细胞注射液NouvNeu001的IND申请。NouvNeu001利用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产品开发平台,将诱导多能干细胞作为“种子”,培养获得健康的多巴胺神经前体细胞,然后将之植入病灶部位,以此来弥补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不足。

艾凯生物

PharmaBIGStar

艾凯生物聚焦iPSC底层技术创新,在iPSC、干细胞分化和细胞工程化等领域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并利用表观遗传学动态变化开发出新一代体细胞诱导重编程方法, 并获得超能干细胞 iCam-iPSC。艾凯生物的iPSC产品有7个,其中进展较快的ICA01,旨在治疗实体瘤

赛元生物

PharmaBIGStar

赛元生物致力于将iPSC进行CAR工程化并分化为天然免疫细胞如CAR-iMac、CAR-iNK细胞的研发及临床转化,充分利用了巨噬细胞易进入实体肿瘤微环境(TME)并易存活的特点,正在全力开发主要针对各类复发/难治的实体瘤的CAR-iMac产品。利用多项技术如CRISPR基因编辑及合成生物学进行产品开发。通过建立可编辑、可扩增的单一克隆来源的iPSC细胞库及增强其体外高效的定向分化能力,最终开发出具有通用性、有效性、安全性的细胞治疗药物。目前赛元生物开发了6个iPSC产品,除CO001用于血液瘤治疗以外,其余适应症皆为实体瘤,其中CO003管线进展较快,即将进行IIT试验。

星奕昂

PharmaBIGStar

星奕昂是一家基于iPSC衍生的CAR-NK技术开发新一代免疫细胞产品的创新型生物医药公司,公司聚焦于iPSC-CAR-NK底层技术路径,开拓管线研发。在自主创新研发的同时,星奕昂积极与全球先进的机构合作,为全球肿瘤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士泽生物

PharmaBIGStar

士泽生物致力于为帕金森病等一系列尚无临床解决方案的重大疾病提供规模化、低成本的干细胞治疗方案,建立完成iPS细胞株重编程、iPSC基因编辑和iPSC向不同亚型细胞类型诱导分化等领先的关键技术平台,并布局了全球技术专利体系,建立完成了GMP级别的iPSC细胞株。目前士泽生物针对iPSC的在研药物有6个,皆处于临床期那阶段。以XS-001和XS-003进展较快,前者用于治疗帕金森病,后者则旨在治疗视网膜病变

跃赛生物

PharmaBIGStar

跃赛生物专注于开发新一代基于人多能干细胞技术细胞治疗药物的企业,在细胞治疗技术研发上有着扎实的积累,利用其成熟的人多能干细胞制备、培养、分化和基因编辑技术平台,致力于干细胞治疗领域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在神经系统的细胞治疗技术研发方面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并就干细胞治疗相关技术申请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研发管线覆盖神经退行性疾病,罕见病及肿瘤等。

2022年3月14日,跃赛生物宣布完成近2亿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多条管线的研发投入和临床级细胞产品生产厂房的建设,以及相关临床试验的启动和推进。目前跃赛生物针对iPSC领域在研管线为UX-DA001,处于临床前阶段,旨在治疗帕金森病

再凌生物

PharmaBIGStar

再凌生物(Cytovia)专注于通过开发互补和破坏性的Flex-NK双特异性抗体iPSC衍生的TALEN基因编辑NK™细胞平台来利用先天免疫系统为实体瘤患者提供治疗,主要针对肝细胞癌(HCC)和胶质母细胞瘤,以及血液恶性肿瘤,如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

先康达

PharmaBIGStar

先康达是一家集细胞存储、研发、生产、推广为一体的集团化生物高科技企业。先康达采用体外诱导的成软骨干细胞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炎,效率更高。公司目前有研管线10条,涵盖间充质干细胞、CAR-T细胞、CAR-NK细胞等方向。

昕传生物

PharmaBIGStar

昕传生物以攻克血液肿瘤和实体肿瘤为目标,重点布局通用现货型免疫细胞疗法,提高细胞药物治愈癌症的可及性。基于其全方位创新的一体化CAR开发和检测平台、基因编辑技术平台、以及类器官高通量药物筛选平台,围绕胸部肿瘤、消化道肿瘤、泌尿系统肿瘤、生殖系统肿瘤等高发癌症,昕传生物已完成多款iPSC-CAR-NK产品管线布局,目前皆处于临床前阶段。

瑞臻再生医学

PharmaBIGStar

瑞臻再生医学专注于以iPSC为核心的再生医学技术的科学研究和深度临床转化,聚焦神经退行性疾病和实体瘤两大方向,已建立围绕多种神经功能细胞分化制备及免疫相关iPSC改造的核心技术。以 iPS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及神经干细胞为来源特异制备外泌体,用于亚细胞治疗及疾病机理研究。基于其iPS细胞个性化诱导、多种类型细胞的分化定制技术创新研究产品。

河络新图

PharmaBIGStar

河络新图聚焦于iPSC定向分化、基因编辑、规模化细胞产品制备及细胞治疗技术开发。公司以丰富的细胞资源及领先的定向分化技术为支点,倾力打造2个创新平台:

其一,iPSC为种子细胞的血液系统核细胞制备平台,此平台的管线主要包括血小板和红细胞

其二,通用型细胞治疗平台,该平台结合iPSC定向分化的NK细胞和基因编辑开发iNK细胞治疗技术(IPSC-CAR-iNK),研发管线将覆盖血液和淋巴系统肿瘤、实体肿瘤和神经系统相关疾病。据官网披露,河络新图目前重点布局iPSC无核血液细胞平台,构建体外人工血液系统,预计未来3-5年推进首条管线进临床。

济因生物

PharmaBIGStar

济因生物聚焦通用型CGT产品的开发,拥有先进的iPSC重编程及定向分化、体内靶向递送等技术平台。以体内CAR-T、iPS来源CAR-iNK为特色管线,希望提供患者可及的、医保可负担的CGT产品。

血霁生物

PharmaBIGStar

血霁生物致力于通过干细胞定向再生血液细胞,用于各类疾病的细胞治疗以及开展相关药物研发。基于全球领先的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体系,血霁生物以体外产生的血小板为先导产品,解决癌症、肝病、急危重症、血液疾病等疾病中急缺的血小板需求,以及开发各类血小板异常相关疾病的创新药物。血霁生物针对iPSC的产品布局有9个,皆处于临床前阶段,适应症分别为血小板减少疾病以及癌症治疗。

济元基因

PharmaBIGStar

济元基因作为一家创新型生物科技企业,公司致力于应用现代领先基因科技,开发创新型细胞免疫产品,专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济元基因针对iPSC领域开拓了其特有的iPSC 诱导、鉴定与制备技术平台,包括iPSC 克隆株筛选、鉴定与质控和iPSC 细胞库建立。目前有多项基于其技术平台的基因重组细胞免疫治疗产品在不同阶段的临床前研究与开发之中。

结语

PharmaBIGStar

作为相对新兴和年轻的领域,iPSC从理论到实践仍有很多未攻克的难关,然而随着不少企业正积极研发新技术,确保iPSC衍生细胞拥有与天然细胞同样的安全性,其异质性、致瘤性、免疫原性这三大挑战也正在逐渐被攻克

目前iPSC一方面可以弥补细胞疗法短板,融合出价格更低、可及性更高的细胞治疗药物以及解决了细胞供体来源及配型的问题,可建立稳定安全的细胞库等,为细胞疗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契机。另一方面,新兴的iPSC-Exos在各种疾病模型和组织中的潜在治疗应用和特性,又极大拓宽了其应用范围颠覆传统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免疫细胞疗法。人们对这一没有伦理束缚的多能干细胞充满期待与想象,就像其无限分化的潜能一样,未来这一疗法会在人体上创造出怎样的奇迹呢?

您可能感兴趣
横跨肺癌、血液瘤,Biotech龙头爆发在即
横跨肺癌、血液瘤,Biotech龙头爆发在即
产业资讯 瞪羚社 2025-05-0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