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2023年上半年产品销售收入大增!绿叶制药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产业资讯 医药魔方Info 2023-08-31 2841

8月29日,绿叶制药递交了今年上半年的成绩单:营收29.04亿元,同比微增1.9%,EBITDA为8.67亿元,同比下滑5.3%。

乍一看,这又是一个忙活儿半年勉强及格的忧伤故事:“营收微增”和“增收不增利”,在同行动辄“营收双位数增长”、“营利双增”的衬托下略显窘迫。

但若挤出大额授权、理财收入等“财技水分”,绿叶的业绩也不乏惊喜段落——公司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7%达到27.85亿元。据财报,公司去年同期销售产品技术、提供研发服务、对外许可的收入总和超过5亿元(今年上半年该部分收入仅为1.2亿元),产品销售收入约为23.47亿元。也就是说,报告期内绿叶用产品销售收入补齐了去年同期的大额授权收入,内生增长动力加强。

这也意味着,在经历前几年集采医保等政策的压制后,绿叶制药在产品销售端算是踏稳了增长步伐:一是力扑素、血脂康等经典产品走出医保降价的阴霾,重新步入快车道,同时也验证这些常青品种的治疗地位及韧劲;二是绿叶自2021年起每年获批2-3个产品,这些新产品也初显可观的放量趋势。

新老产品齐发力,业绩增长重回快车道

据公司新闻稿,此次产品销售收入大增,来自力扑素、血脂康等成熟品种的强势回升及新产品的快速放量。

成熟产品方面,力扑素重回双位数的高增长令人振奋。作为全球唯一的紫杉醇脂质体,该产品曾一度年销超20亿元,也让绿叶制药坐稳头部肿瘤药企的位置。但随着同类产品集采和自身医保降价带来史无前例的价格变动,其销售遭受过“滑铁卢”,公司报表也随之“难看”了两年。但好消息是,集采利空充分释放后,力扑素基于稳定的医保价格,其后续放量预期已经明确。

另一独家品种血脂康,则在阿斯利康销售加码的基础上销量继续高升,该产品是目前国内唯一有临床硬终点获益的天然调脂药物,也已在美国完成2期临床研究,独特的临床价值叠加中药鼓励政策,使该产品后续增长明确;其也在加速出海,今年在乌兹别克斯坦获批上市。

喹硫平与力扑素一样曾遭受集采冲击,但好在原研产品思瑞康的品牌力及在全球市场地位足够稳固,这对用药偏好、国内院外市场拓展及海外市场销售都起到正向作用,该产品依旧作为“三驾马车”之一支撑公司营收底盘。

新产品方面,借着思瑞康的全球布局及力扑素多年来打下的江山,绿叶继续围绕中枢神经系统(CNS)和肿瘤发力。

随着两大“首个”创新成果的落地,公司CNS管线的创新价值正在加速显现:2021年以来,国内首个抗抑郁1类新药若欣林(盐酸托鲁地文拉法辛缓释片)在中国获批;利培酮缓释微球注射剂(中文商品名:瑞可妥、英文商品名:Rykindo)在中美获批上市,成为首个由中国药企自主研发并在美国获批上市的CNS新药。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CNS研发领域的本土入局者不多,参与全球竞争的更是寥寥,一是因为极低的疾病认知度及精神科医生供给,该领域热度较低;二则受限于CNS研发难度大、成药确定性低等因素。但另一边,治疗需求一直都在,柳叶刀相关研究数据显示,中国精神障碍终生患病率为16.6%。当前CNS领域的创新供给主要来自灵北、礼来等外企,该领域的国产替代潜力不容小觑。

目前来看,绿叶正在加速进击CNS领域:若欣林所在的抑郁症细分领域,相比大多其他精神类疾病市场认知度更高,上量更快;Rykindo在今年年初叩开FDA的大门后,现已在美国投入商业化运营。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CNS产品销售贡献营收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5%。

肿瘤领域的增长势头更明显,公司上半年在该领域的产品销售同比增长34.9%至8.1亿元人民币。新产品方面,公司全球唯一的戈舍瑞林微球百拓维于今年6月获批用于治疗前列腺癌,其用于治疗乳腺癌的适应症也在上市审评中。该产品为30亿大单品诺雷得的改良剂型,公司找来拥有三千多人销售队伍的百济神州做该产品的商业化,无论是市场容量还是商业化准备,百拓维实现“起跳式”放量的基础均已具备。

梯度创新的产品策略,下一阶段的增长引擎

从产品开发策略来看,绿叶没有热衷于追短期的热点,而是基于公司长期以来布局的治疗领域,在既有的业务基础上定向创新。梳理临近商业化阶段的管线,绿叶还手握10个处于上市审评阶段的项目及9个处于III期或关键性临床的项目。

其中1类创新不算多,临近商业化的仅有LY01017(芦比替定),该产品作为近26年来唯一在美获批用于治疗复发性小细胞肺癌的新分子实体,在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内地均处于上市审评阶段,其在内地被纳入优先审评品种。临近上市的还有创新制剂LY03003(罗替高汀微球)及LY03010(帕利哌酮微晶),二者均在中国处于上市审评阶段。

诚然,对于传统药企来讲,很难像biotech一样放开手脚,前者更需要去考虑投入产出比、管线中各产品的资源协同等因素,但后者面对当前支付端政策带来营收压力及资本端的融资不畅,曾经“大手大脚”的投入如今看来也不可持续。

这样的境况下,绿叶的产品及经营策略得以凸显:以力扑素、血脂康为代表的经典产品作为压舱石,开启新一轮增长,为公司提供稳定的增长和现金流;百拓维等创新改良制剂,提供高确定性的中期回报;而以若欣林等为代表的创新药和后续多个创新抗体及疗法的布局,则提供未来远期回报和更多估值想象空间。

产品策略之外,绿叶的国际化布局在当前全球化脱钩的趋势下,具备优势和稀缺性。早在十多年前,几乎还未有国内药企赴美开启新航道时,绿叶制药就在探索通过505(b)(2)申报路径叩开FDA大门,然而,直到今年年初,Rykindo才在美获批上市。尽管辗转多年,但绿叶终究是拿到了在大洋彼岸耕耘的门票。至于入场后的座次如何,尚需时间验证。

在Rykindo打头阵后,紧接着的落地成果LY03010的赴美之路可能会走得更顺畅些,该产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目前已处于向FDA提交NDA的准备阶段。数据显示,帕利哌酮市场规模远超利培酮。

尾声

市场不断变化,穿越周期者是少数。

纵观中国的医药行业发展史,从早期销售驱动的野蛮发展,到并购后的主流力量成型,到行业改革后的创新全面开花,再到当前整个行业回落到低位……国内医药行业发展至今,相比发达国家,依然处于初级阶段,创新药占比依旧很小,距离真正的出海更是前路漫漫。而当下支付端改革尚未散尽的阴霾、复杂的国际环境及国内的医药反腐浪潮,都增加了整个行业的波动。

这样的行业背景下,绿叶制药用“高回报的1类创新-高壁垒的创新制剂-高确定性的经典常青品种”三大梯度业务以及迎来收获期的国际化布局,攻守兼备,来迎接这一轮波谲云诡的过渡期。

老而弥坚者不会凋零,深根不会被寒霜触及。相信已走过多轮行业周期的绿叶制药们,未来也将继续书写自己的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
跨国药企碰瓷失败,百济神州专利保卫战大捷
跨国药企碰瓷失败,百济神州专利保卫战大捷
产业资讯 医药投资部落 2025-05-02 51
第十批国采全面落地,下一批启动在即
第十批国采全面落地,下一批启动在即
产业资讯 赛柏蓝 2025-05-02 51
横跨肺癌、血液瘤,Biotech龙头爆发在即
横跨肺癌、血液瘤,Biotech龙头爆发在即
产业资讯 瞪羚社 2025-05-0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