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T细胞肿瘤,CAR-T能绕过自杀问题了?
研发追踪 生物制药小编 2025-07-29 150

一直以来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这类T细胞肿瘤被认为是CAR-T难以攻克的癌种。因为T细胞肿瘤出现癌变的是T细胞,而使用CAR-T杀伤T细胞会不可避免地因为T细胞上的泛抗原表达会使得CAR-T上也有泛抗原表达,因此在CAR-T细胞杀死癌变T细胞之前,CAR-T就会被激活“自相残杀”。

早期开发的泛T细胞靶点CD5中便是如此,还出现了T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问题,大大阻碍了治疗效果,更是产生了相当巨大的临床花费,这使得这些T细胞肿瘤CAR-T治疗不具有商业和临床前景。因此,鲜有公司选择尝试攻克该类癌种。

不过,近期,在OneChain Immunotherapeutics的支持下,Josep Carreras白血病研究所的一个团队开展了一项新型CAR-T治疗T-ALL的研究,研究人员认为,他们已经找到了区分白血病T细胞和健康T细胞的方法,可以使得T细胞不再自相残杀。

相关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上。

解决方法

CD1a是T-ALL中表达但健康T细胞不表达的“非泛T抗原”。不过由于CD1a仅覆盖30%的皮质T-ALL亚型,研究人员选择了双靶点的策略,试图扩展到更多的T-ALL细胞亚型。

在这一背景下,研究人员采用了CCR9作为第二靶点,研究人员对T-ALL患者进行筛查发现,检测180例T-ALL样本,发现73%患者表达CCR9(初诊),复发时升至92%,而CCR9在健康组织中低表达(仅胸腺、小肠淋巴细胞部分表达),相对更安全。

研究人员首先对单靶点CCR9进行了验证,首先开发了人源化CCR9特异性CAR(H2构型),体外验证对CCR9+ T-ALL细胞系的强效杀伤。体内模型(PDX)显示CCR9 CAR-T可控制肿瘤进展,疗效优于单靶点对照。

随后采用了双靶点CAR-T策略,测试了共转导(双病毒载体)、串联CAR(单载体双scFv)、双顺反子CAR(单载体双独立CAR)三种方案。

双病毒载体方案使用两种独立的慢病毒载体,分别编码CCR9-CAR和CD1a-CART细胞通过双重感染同时表达两种CAR分子,实现双靶点识别。

串联方案则将CCR9 scFv和CD1a scFv通过柔性linker串联,形成单一CAR分子,同时识别两种抗原。

双顺反子则在同一病毒载体中,通过IRES或2A肽连接两个独立CAR的表达框,实现单载体编码双CAR。

他们发现共转导和双顺反子策略均有效,但共转导因病毒整合效率更高被优先采用。

试验结果

研究人员随后构建了一项异质性模型,该模型混合不同表型(CCR9+/CD1a+、CCR9+/CD1a−、CCR9−/CD1a+)的T-ALL细胞,模拟肿瘤内异质性。研究人员随后通过患者来源的T细胞制备了单靶点和双靶点的CAR-T并分别加以验证。

研究发现,单靶点CAR-T均有其局限性,例如CCR9 CAR-T可有效清除CCR9+ T-ALL,但对CCR9−亚群无效,导致逃逸。

CD1a CAR-T仅覆盖30%的皮质T-ALL,无法覆盖其他高复发亚型。

而双靶点CAR-T完全清除混合表型白血病。即使部分抗原下调(如CD1a),残留抗原仍可介导杀伤,减少复发风险。

复发样本中也未观察到CCR9下调,这表明CCR9可以作为稳定靶点的潜力。

总结

总的来说,此次研究证明了CAR-T在T细胞肿瘤中取得疗效的其他途径,由于无需基因编辑或异基因移植,制造流程和监管风险都得到了简化,这项研究有可能使得该双靶点CAR-T成为首款在T-ALL人体临床转化中有效的CAR-T疗法。


您可能感兴趣
T细胞肿瘤,CAR-T能绕过自杀问题了?
T细胞肿瘤,CAR-T能绕过自杀问题了?
研发追踪 生物制药小编 2025-07-2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