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80%的药企还能活下去吗?
产业资讯 2015-04-22 3240
 

来源:赛柏蓝    2015-4-22


最近经济观察报刊发了《三明医改孤岛:改革好榜样,模式难复制》一文,文中作者引用了社科院经济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对三明医改的看法,其中提到:

根据应亚珍的测算,如果向全国推行三明医改方案,2013年全国实际发生的药品费用5268.8亿元,就会缩减到2792.5亿元,挤掉了2476.3亿元的药价水分,大概相当于一个二线城市全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这相当于要死掉80%的医药企业,会导致多少人失业?这对社会稳定的压力是极大的。朱恒鹏表示,假设全国都推行三明医改,那么可以想象的是,哀鸿遍野将是医药企业的一片惨象。因此,在制订医改政策的同时,绝不能将医药企业的需求排除在外。

对此,朱恒鹏撰文进行澄清,他提到,因此,在制订医改政策的同时,绝不能将医药企业的需求排除在外。这个是误读了他的意思,他不会说这个话。

在其澄清文中,朱恒鹏详述了这80%的企业是何种企业,以及他们生存的土壤是什么以及如何才能真正实现企业间优胜劣汰。由此,我们也可以反观,现在这两类药企的生存的土壤是否还存在,这些药企还能否续存活下去的问题。

下面是赛柏蓝根据社科院公共政策中心的公众号内容,根据上面几个问题进行了摘编和整合。

一、哪两类企业会受到市场萎缩的影响

中国目前在医院销售的药品中,有一部分临床上没有什么疗效,业内的说法为安全无效药。它们唯一的功效就是给医院返利给医生回扣,也就是变相实现医院医生的垄断利润的工具罢了。

还有一部分药品临床有效,但是要么生产企业严重缺乏效率、要么质量不稳定不可靠,这些药品和药企本该通过医药行业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被淘汰掉的。

二、这企业生存的土壤是什么?

淘汰上述这些药品和企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市场竞争,一种就是政府利用行政手段进行筛选也就是政府主导模式恰恰正是后面这种模式导致了医药产业多散小乱的格局。因为当政府掌握了利用行政手段筛选企业的权力时,他们也就拥有了利用这个权力进行地方保护以及寻租的手段。

政府部门及部分大权在握的官员利用行政管制权力和不良药企勾结进行寻租,是上述两类药品企业尤其是第一类药品大行其道的原因,可以说每一个临床安全无效的高价药后面都有官商勾结的影子,这些安全无效的高毛利药品正是通过政府集中招标进入地方中标药品目录并大卖特卖的。

同时,上述第二类落后药企之所以能够长期生存下来,也是地方政府利用政府集中招标、行政定价及行政命令本地医院必须采购本地企业药品(必须选择本地配送企业)等行政手段进行地方保护的结果。

中国之所以出现省际间市场分割(中国省际市场壁垒要高于欧盟成员国国家之间的市场壁垒),原因就在这里。

一个明显的规律是,政府干预权力越大的产品,政府采购或者政府干预采购比重越大的产品,地方国有部门公有机构采购比重越大的产品,往往地方保护越严重,该产业多散小乱格局就越严重,地方性落后企业就越能够生存下来

这就是二十多年了中国的医药企业始终是五千家左右,始终处于多、散、小、乱格局,始终无法实现市场集中的原因。本来从道理上讲,上述两类药品及其生产企业都应该通过公平竞争优胜劣汰被淘汰掉。

三、三明医改成功在于戳穿了政府的地方保护

三明医改可以不考虑保护本地医药企业(就业、税收、GDP),因为三明这个地级市没有多少医药产业,但是福建省政府不可能不对当地企业进行地方保护,同样,浙江、广东、北京、上海,哪个省市政府都会利用行政手段进行地方保护。三明医改模式意图利用政府的行政权力之矛戳穿政府的地方保护之盾,怎么可能?

所以,三明可以雷厉风行地砍掉一百多个高毛利药品,问题是其他掌握了药品进入本地市场生杀予夺大权的地方主政官员也会这样干吗?其实,业内包括医院院长和医生,也包括招标部门都非常清楚这些高毛利药品的真相,这些高毛利药品之所以能够进入各省市的中标目录并大卖特卖,正是我们上面说到的原因使然。

三明医改不可复制之处就在于,它完全依赖于三明出现了一位不仅熟悉药品猫腻而且不利用手中权力寻租的廉能官员且当地也没有多少医药产业需要地方保护这样一个小概率事件上,三明医改主政者是位王安石式的人物,这一点根本不可复制。

四、行政权力干预导致淘汰药企施压政府

简言之,如果让政府利用行政权力来筛选企业,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一方面政府利用这种权力进行地方保护,一方面一些官员利用这些权力进行寻租,这两种现象都导致了优不胜劣不汰结果,医药产业之所以长期多散小乱正是这个原因。

因为政府之手的不当干预,这个行业无法通过公平竞争实现优胜劣汰。与此同时,正是因为政府利用行政权力这个有形之手直接干预市场,所以也给了落后药企鼓动员工找政府闹事的理由,所以每次政府利用行政手段筛选企业或者强行降价时,就会有医药企业员工群体性到政府抗议的事件,这反过来又给地方政府不能淘汰落后企业的压力和理由。

也就是说,正是由于政府过度干预导致被淘汰企业找政府施压,这个很容易理解,你把我筛掉了,砸了我的饭碗,我当然找你闹事!正因为如此,我的判断和结论是,注意这才是我的本意,这种一两年内将药品销售减少2500亿元,相当于让国内一多半药企关门倒闭的激进政策没有一个省市政府能够做得到。

五、实现优胜劣汰的根本之道

淘汰这些药品和落后企业的第二种方式是:放开市场竞争,让医药企业自由竞争公平竞争,把药品采购权和定价权完全交给医院,把处方权完全还给医生,如果绝大多数公立医院院长不再采购上述这两类药品,如果是千千万万个医生不再处方这些药品,导致这些药品失去了市场,从而导致这些企业不得不关门倒闭,这些企业管理层和员工是不会也不能找政府闹事的,医生不愿意处方这些药品,管政府啥事?

您可能感兴趣
干细胞即将发动圣战
干细胞即将发动圣战
产业资讯 潮药Bar 2025-05-21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