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福布斯中文网 2014 -06-17
国家卫生部原副部长王陇德在6月14日的中欧第十届中国健康产业高峰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对我国健康产业发展的思考》。
他在演讲中指出,中国健康产业发展水准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忽视健康素养培养导致慢性病泛滥;缺乏有效防控体系导致慢病致死率高;医疗器械与药品水平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围产期及老年看护服务机构少,人员缺乏等。针对这些问题,王陇德建议国家和健康产业的从业者应该多了解社会需求,关注部分重要技术领域的发展。最后我想跟大家汇报一些关于部分重要技术领域发展方向的一些思考。这主要基于中国2020年健康中国战略研究方面,战略目标提出了一些产业产值占GDP的比例,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支持的重点行业,像自主研发的药品、医用耗材、医疗器械和大型医疗设备,还有相关的服务业,健康生活方式、老年护理等等。
我们具体看一些行业和一些专业的有关问题,像慢病防控的问题,慢病防控我们现在除了一级预防、宣传教育、给予健康教育之外,二级预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年轻化的趋势非常明显,我们连续碰到30多岁的中风患者残疾死亡,这个问题非常严重。所以对这样一部分人群,我们首先要查出他的风险,查出危险因素在哪里,很多危险因素个人是不可能事先感觉到的,我们许多这样的病人是没有任何症状突然发病,所以我们必须查出这些风险来。我们去开发群众中间潜在而又必要的需求,这些需求开发出来。首先要老百姓好,同时也是促进我们各个方面的发展。
另外一个重要领域就是基因诊断,随着技术的发展,通过基因技术预防一些疾病也成为可能,我们国家比较成熟的像H型高血压,因为H型高血压可以大大增加中风的风险,把具有这样基因的人筛出来,预防血压的升高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像耳聋基因的诊断,像出生缺陷,唐氏综合征的诊断基本上是比较成熟的,这块还会得到比较大的发展。
在医学装备方面主要是两个重点领域,一个是大型的医疗器械的关键技术瓶颈,推进自主创新,这方面可以说是需要多学科的合作,特别是像有关的电子、微电子、自动化、材料、工艺,所以在交叉学科是一个创新的重要领域。另一方面就是我们小型的家用的一些医疗设备和器械,可以说将来是有巨大的市场,我们现在有很多非常重大的需求,比如说无创的血糖检测仪,我们现在14,820万的病人,很多病人经常打胰岛素,还要经常去检测,现在的科学技术要进行无创的糖尿病检测仪,这个市场是非常广阔的,作为我们习主席提到的,从跟跑者到并行者到领跑者,我们觉得将来家用和小型这一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另外还有人才队伍的建设,我们有非常多的短缺人才的培养,像我们的营养师,我们现在营养师的一个重要问题,美国有6万个营养师,日本有30万个营养师,我们有多少?经过合格培训的只有4,000个人,我们正在推进国民营养促进条例,争取让这个条例尽快出台,这个条例将来就要规定,我们食品生产单位一定数量以上的集体单位一定要配备营养师。
还有信息系统建设,我们国家现在信息系统建设还是非常缺乏,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间要建立三级平台,特别是有一个大的问题,就是医疗的孤岛现象,本来我们可以很好的获得大数据,掌握规律,但是我们原来顶层设计缺乏,医疗机构都是自己办自己的信息化系统,完全不能互联互通,不能资料共享,这个孤岛现象,我们能不能在十三五期间研究解决了,我觉得这是我们一个重大问题。
另外关于药品的生产和研发,这方面我们应该从做好仿制药起步,虽然说开发新药是很重要的,但是开发新药原料成本和风险都很大,所以从仿制药品起步可以积累经验和资金,来加强实力,逐步发展到开发新药上,要做好仿制药,应该提前做准备,专利到期我们提前两三年做好这方面的准备。
关于药品制剂的研发,其中特别是释药技术。我们95%的产品都是产品、胶囊,缓释技术、智能技术都是我们研发的重要方向,特别要经过国际认证,占领国际市场,美国FDA2013年最终批准的仿制药或者暂时批准的仿制药中间,印度公司分别占了38%、44%,印度公司能占这么多FDA的批准,美国FDA批准就等于国际通行了。可是我们一个没有,所以我们在这方面能不能多做一点工作,加强这方面的研究。陈竺副委员长强调,健康投入不仅仅是为消费,而是重要的投资,健康产业是绿色GDP,所以我们政府应该积极引导,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