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动态
药视声Medispace
2025-11-15
9

11月12日,来凯医药与齐鲁制药签署独家许可协议,将其乳腺癌候选新药LAE002(afuresertib)的中国地区权益授予后者。这一交易总额最高可达20.45亿元,来凯医药还有权获得十余至二十余百分点的梯度销售分成。
与往常BD交易不同的是,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专利变现”,而是折射出中国创新药企在持续亏损与行业竞争压力下,为推进核心产品商业化采取的精准战略选择。
三条交易结构亮点
来凯医药与齐鲁制药的此次合作,在交易结构设计上呈现出三个鲜明特征,体现了当前创新药BD交易的新趋势。
首付款与里程碑付款分离:根据协议,直至首个适应症在中国获得新药申请批准,来凯医药有权获得最高总计5.3亿元不可退还的首付款和临床开发里程碑付款,而整体的首付款及里程碑款项总额最高可达20.45亿元。
这种设计既为来凯医药提供了即时的现金流支持,又通过后续里程碑付款将双方利益长期绑定。
梯度销售分成模式:来凯医药有权在中国地区内就LAE002的未来净销售额收取梯度销售分成,分成比率范围为十余个百分点至二十余个百分点。
分成的梯度设计体现了“销售表现越强,回报越高”的市场化原则。
风险共担与职责划分:根据协议,来凯医药将负责完成HR+/HER2-乳腺癌III期临床试验(AFFIRM-205),目标于2025年第四季度完成受试者入组,并计划于2026年提交新药上市申请。
这意味着来凯医药承担其最擅长的研发工作,而齐鲁制药则发挥其商业化优势。
这种交易结构反映了中国创新药BD交易正从过去的“首付款紧盯”向“全程价值共享”转变。业内分析师指出,当前创新药交易更看重“用临床数据说话”的可持续增长逻辑,而非仅仅追求首付款数字。
科学价值与市场定位
LAE002作为一种AKT强效抑制剂,其核心价值在于能够抑制所有三种AKT亚型。它是全球仅有的两种处于晚期临床开发阶段的针对乳腺癌及前列腺癌的AKT抑制剂之一。
在中国所有乳腺癌患者中,约60~70%属于HR+/HER2-类型。尽管大多数患者初始可从内分泌治疗中获益,但一段时间后大部分会产生耐药,导致治疗失败,患者亟需耐药后的新型治疗选择。
Ib期研究结果显示,根据阿斯利康同类药物Capivasertib的III期临床全球研究数据,氟维司群单药治疗的中位PFS约为3.6个月;而afuresertib联合氟维司群的中位PFS大幅增加到了7.3个月,同时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
这一数据支持了该药进一步开展III期临床试验的科学基础。
商业博弈
LAE002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不容乐观。
在商业化进程上,来凯医药已经失了先机——阿斯利康的AKT抑制剂Capivasertib已于2023年11月获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HR+/HER2-乳腺癌,并在2024年4月在中国获批上市。
面对强劲对手,来凯医药选择与齐鲁制药合作,借助后者成熟的商业化经验和渠道网络,加速产品在中国市场的落地。
齐鲁制药在中国拥有强大的市场营销能力和广泛的医院覆盖,这对于LAE002上市后的市场渗透至关重要。
除了乳腺癌适应症,LAE002在前列腺癌领域也显示出潜力。美国FDA已批准了来凯医药LAE002联合LAE001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III期临床试验方案。
这种多适应症布局为产品未来的市场扩展提供了可能。
此外,通过与齐鲁制药的合作,来凯医药不仅获得了即时的资金注入,还为自己构建了未来的现金流来源。这种“前期现金+里程碑付款+销售分成”的模式,正成为未盈利创新药企重要的财务策略。
全球价值链重塑
从全球视野看,中国创新药企正从“卖青苗”向深度生态共建转变。
随着更多企业以扎实的临床数据、差异化的管线布局和深度的国际合作证明自身实力,“过度依赖首付款”的短期逻辑正被整合进“前期现金、里程碑付款与销售分成相结合”的长期价值共享模式中。
来凯医药与齐鲁制药的这场合作,正是这一新产业逻辑的生动体现。
未来十年,随着中国创新药企凭借其“高效研发+成本优势”以及在前沿技术领域的突破,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将持续攀升,目前已有更多类似合作涌现,推动中国从“医药制造大国”向“医药创新强国”转变。
会员动态
药视声Medispace
2025-11-15
9
会员动态
医药魔方Pro
2025-11-14
47
会员动态
药研网
2025-11-13
55